《忠廉大义》㉛“钩玄风土黄香铁”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2365   字号:

人物小词典

50.webp.jpg

黄香铁(1787—1853),原名黄钊,字谷生,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陂角霞黄村人,清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黄香铁生于江苏苏州黄骊坊,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己卯科举人,在京充国史馆缮书多年,后三入潮州讲学,晚年隐居于故乡铁耕楼。他一生严谨治学、工于诗词、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计有《读白华草堂诗集》《诗纫》《经馂》《史呴》《铁庵随笔》《石窟一征》等流传于世。在嘉应州,他与宋湘、李黼平齐名,合称“梅诗三家”。在京师,他与张维屏、黄香石、林辛山、谭敬昭、吴秋航、黄小舟一起被称为“广东七子”。

作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在梅州的历代文人士子中,以功名而论,黄香铁并不算成功。举人的出身使他的官宦生涯充满挫折,但是他并不自暴自弃,或者屈膝沉沦于浑浊之流,相反,保持文人的清高气节,在教育和文化上为国家和桑梓做出自己的贡献。保持耿介的秉性,深研学问,在诗歌、书法和方志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造诣。

51.webp.jpg

黄香铁《读白华草堂诗集》书影

黄香铁的诗歌雄骏有力,生气满纸。丘逢甲在《题〈读白华草堂诗集〉》中云:“嘉道以还论粤派,谭张之外此名家。瓣香故里尊红杏,养志高堂谱白华。七字鼓旗雄后劲,一官鼗铎老天涯。寻秋曾过诗人墓,重检残篇发浩嗟。”

他的书法秀美灵动,笔墨横姿。《百木园随笔》称:“黄香铁致中丞书札二道,通体秀逸,得力于十三行,也师瘦金,甚可观。先贤遗札,可宝可宝。”

同时,黄香铁还是一位研究梅州方志学的大家。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石窟一征》,是客家研究的萌芽之作。此书志征抚教养之道,明礼俗方言之本,亦使黄香铁的文采表于后世,不负平生所学。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字子贞)曾为黄香铁画像题像赞云:“貌奇而丰,性介而通。行万里而脚健,年半百而心犹童。是所以为铁居士,抱贞石而托厥躬。”这段像赞也是对黄香铁最好的评价。

 落叶诗名,震动京华

出生于苏州的黄香铁,直到十三岁时才随父母回到故乡镇平。或许是受到江南文风的熏陶,黄香铁自幼聪明好学,在十六岁时考中秀才,其后游学于潮州和北京。

在京校勘藏书期间,黄香铁日以古今体诗自课,其诗雄骏,多用典实。盛大士《粤东七子诗序》说:“香铁才力雄骏,生气满纸,跌宕淋漓,动与古会……其诗精美在外,质朴在内,尤有志于古烈隐迹,发挥其事,使生气在目,及诗家龙门。”

嘉庆二十一年(1816),在京翰林院抄书的黄香铁作《落叶》四首,名震京华。其中有两诗云:

清晨鹿迹冷苍苔,残叶纷纷卷作堆。万点乌鸦盘阵起,四山风雨逼秋来。看如老将成功退,悟到高僧解脱回。删尽繁芜存质干,不应枯槁比寒灰。

水墨萧参老笔遒,画家酷似李营邱。江湖一白浮鱼艇,烟月空青见寺楼。倦客晚来宜远望,枯禅定后不惊秋。天公收拾林峦净,要放梅花出一头。

古人吟咏落叶,多有凄戚离别之意,而黄香铁吟咏落叶,一反悲凉、颓废之传统,另辟蹊径,结句皆以有希望、有生气之语出之,与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文一出,京师为之震动,名公巨卿直呼他为“落叶诗人”或“黄落叶”,而不称其名。

仕途失意,投身教育

人生南北多歧路,功名富贵无凭据。学名甚高的黄香铁,在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走得并不顺利,对诗歌和学术的爱好,也许耗费了其大量的精力,不免造成在决定仕途命运的八股举业的荒废,一度屡试不第。嘉庆十二年(1807)和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两次乡试,他都只取得了副榜举人(可以做官但不具备参加会试资格的举人)的功名。直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三十二岁的黄香铁才中举,并参加“大挑”,被取一等知县用,但因为没走门路,知县还是没有做成,被改授二等教职,由吏部分到广东省候补,听候委用。

听候委用意味着需要等待空缺,而非马上实授职务就任。于是,在十五年的漫长候补生涯里,黄香铁担任过广东提督学政白镕的幕僚,并随着白镕的调任,屡次往返于鲁、苏、京、杭之间。其间,他还曾三下潮州讲学,担任过潮阳龙湖书院、潮州城南书院和韩山书院山长。

潮州韩山书院是明清两朝粤东地区的学术中心,岭南地区的重要学府。据统计,有清一代,有三位梅州籍学者在此担任山长(相当于院长,分别是何如璋、黄香铁、丘建猷),还有十三位担任了主讲(丘逢甲、詹学海、郑家兰、王利亨、李光彦、黄仲容、李铿载、何探源、饶庆捷、林绍龙、李纶光、张其䎖、钟孟鸿)。这些人多为翰林进士出身,黄香铁能以举人的身份担任山长,主掌韩山,说明他的学问修养深受时人的认可。

识字耕田,潜心著述

在潮州多年的教书生涯没有使黄香铁摆脱贫穷困顿,但还好他有着深厚的学术水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备受学生的喜爱。潮州的一些学生看到他如此清贫,为报师恩,凑钱给他在故乡建起了一座楼,名为铁耕楼。黄香铁又将它命名为“识字耕田之舍”。关于这座屋名的来历,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黄香铁在京任国史馆缮书的时候,与端木鹤田、许珊林、苗仙露等文士来往,见他们博通钟鼎篆刻等文字,自觉学识尚浅,便作诗感叹曰:“耕田或庶几,识字犹未殆。”所以在这间屋建成的时候,黄香铁依然记得当年的自我砥砺之言,为居所取名“识字耕田之舍”,来表达自己退隐躬耕、为学求知的志向。

52.webp.jpg

黄香铁故居铁耕楼(连志城摄)

黄香铁一生著作颇丰,除了《石窟一征》外,还有《读白华草堂诗集》《诗纫》《经馂》《史呴》等。黄香铁自认学问不如经史大家,所以他的著作起名很谦逊且幽默。如诗论《诗纫》的“纫”,意思是单绳,即一条细绳;经学著作《经馂》的“馂”,意思是食之余,即剩菜残羹;史论作品《史呴》的“呴”,意思是呼出的气、吐沫。他用这些蝇头蜗角、残羹细沫描述他读诗、读经和读史的感受,彰显其谦虚的治学态度。

事实上,黄香铁当年在京城结识了不少好友,像颜伯焘、温葆深均身居高位,有的是管辖几省的督抚。他的学问也得到了这些好友的认可,像他的一个儿子去世后的墓志铭,就是由颜伯焘、温葆深撰文并书写的。然而,黄氏终其一生也没有利用这层关系进行钻营和升迁。这在清中叶后期腐败的官场中显得是多么另类和可贵。

客家研究,别出机杼

直到五十岁那年,黄香铁终于获得吏部发表直授任广东潮阳县儒学教谕。七年后,黄香铁任期届满,此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之后,社会矛盾激烈,时局不靖,贪腐横行、民不聊生。黄香铁对清政府“中干甘讳疾,外侮苦包羞”的做法十分愤慨,谢绝了好友保荐高就的好意,以“儒官只合抱儒书”之句,决心归隐镇平。

回到家乡镇平,黄香铁一方面整理自己的《苜蓿集》诗稿,一方面着手编撰《石窟一征》。清乾隆年间,镇平知县潘承焯、吴作哲曾主持修订《镇平县志》,该版本的县志侧重记述疆域、赋役、典章、职官等内容,内容相对简陋且多有谬误。黄香铁通过搜集丰富的资料,对其内容精心考订勘误、裨补阙漏,编纂而成内容丰富的地方志书——《石窟一征》。因属于私家撰著,不能出现县志的字眼,而镇平有一条石窟河,所在又以石窟都知名,所以起名《石窟一征》。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黄香铁采掇勤劳。他虽已年过半百,身体发胖,行走不便,仍跋山涉水,奔走于各地作深入调查、挖掘和整理文献。咸丰三年(1853),六十七岁的黄香铁逝世,葬于蕉城镇樟坑村。同光年间,他的遗著《石窟一征》才由其外甥钟仲鹏和门生古朴臣、古范初父子陆续刊行。

因《石窟一征》在光绪年间出版,有后人把它视作光绪版《镇平县志》。此书是一部记载镇平县的历史沿革、教养之道、礼俗之宜以及天时、地志、人物、方言等方面的志书,极具文献价值。全书共八万余字,分为方域、征抚、教养、礼俗、天时、日用、方言、人物、杂记等,并涉及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包括客家源流、民俗、方言、风土人情等内容,不仅可当作县志读,亦是研究客家文化的宝贵历史资料。

《石窟一征》还有一大贡献就是率先对客家方言进行了记录与考证。方言部分占了全书的五分之一,是该书的重要内容。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方言篇》就以《石窟一征》为蓝本,民国年间的《赤溪县志·方言》又是以光绪《嘉应州志》为蓝本。包括黄香铁之后的许多客家方言学研究成果,如杨恭桓的《客话本字》、罗蔼其的《客方言》等,都对《石窟一征》的部分内容有所参考借鉴,可以说客家方言研究萌芽于黄香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