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大义》⑱“才子作宰祝枝山”
发布时间:2021-05-12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5111   字号:

人物小词典

29.webp.jpg

祝枝山(1461—1527),名允明,字希哲,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江苏长洲(今苏州)人,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明弘治举人,明正德十年(1515)任广东兴宁(时惠州府辖)知县,至正德十六年(1521),任期五年余。嘉靖元年(1522)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不久称病还乡。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1月28日)辞世,终年六十七。祝枝山善书法,工诗文,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尤以草书成就为最高,素有“明代第一草书”盛名,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的说法。作为明朝中晚期一位个性鲜明且在文学史、哲学史上具承上启下兼转折性地位的才子,祝枝山不仅在书法领域独树一帜,而且在诗文创作、文论甚至哲学思想上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其仕进与隐逸的矛盾,恪守儒学而出入佛道的冲突与调适,到晚年横放自喜、狷狂不羁的重大转变,成为其纠结一生特别是在宦游岭南时的人生命题。 

作为出身于富庶江南的世家子弟,在明朝中晚期暴得大名的“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以五十五岁“高龄”来到岭南,作宰蕞尔小县——惠州府兴宁县。时人对他的评价是“政绩可颐”,《怀星堂集》提要中,亦称道他治政有方,“非专以文才自放者”。

作宰之路

祝枝山的人生经历,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得意、闻名乡里;屡试不第、宦游岭南;致仕归田、出道入佛。而其中的“宦游岭南”,即是指明正德十年(1515)由“谒选”出任兴宁县令。正是在兴宁这个小地方,祝枝山成为一名远辞江南、宦游岭南的“新客家”。撇开他于嘉靖元年(1522)转迁应天府通判的短暂经历,可以说兴宁是他一生仕、隐矛盾冲突的顶点;也正是在这里,他不仅成为一个被无数传说笼罩的才子,也成为一个被后人称道的循吏。

由于科举不第、宦途多蹇,祝枝山是怀着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到任的。正德九年(1514)春,祝枝山赴京会试不第。回望少年得名而中年困顿,平生七试不第,遂罢此念决就吏部之谒选,实属无奈之举。友人施儒劝其再试,祝致书以答,表明心志:

天下之务,求在得之,得在行之,必然者也。如使求之而无方,得之而不易行,则竟亦空耳,何以徒劳为哉?

由少年之踌躇满志,而屡遭失利,虽自谦“枵囊钝手,本无所持”“求之无方”“乌有得理”,实则仍对科举之弊、埋没人才心怀怨怼,且心灰意冷而由京南返,“逮于甲戌,赴选天曹,乃得今命”(《怀星堂集》卷十三《上巡按陈公辞召修广省通志状》)。是年秋,祝枝山由苏州赴京,“谒选”后在京逗留了一段时间。仲冬,经天津继续南下赴任。正德十年(1515)仲春抵江阴,暮春抵杭州,至四月底,方离去再一路向南,端午至江西庐陵,受提刑按察佥事王文明之邀观看龙舟竞渡,逗留一段时间后,才抵兴宁到任。

五十五岁衰年的祝枝山,是在有些不舍中抛却风花雪月的安逸生活,远离亲朋好友,奔赴偏僻小县的。不过,祝诗《五十服官政效白公》曰:“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其诗《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又云“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昧”,并自注:“余弱状求仕,夙愿令长,今幸如志,深与刘梁言志符合。”从其注释中可见,他还是襟抱强烈的经世致用、造福苍生情怀的儒家知识分子。他多次自比后汉刘梁,勉励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论治域大小,不论官职高低,都要以社稷苍生为念。实际上,当年的兴宁确乎地偏域小,人丁稀少,盗贼猖獗,生活贫苦。据《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七年(1512)全县在册户口一千二百一十六户,人口六千二百一十四人,山林中还聚居着一部分尚未归化的瑶、畲等少数民族部落。

明代程敏政《王朔州政绩记》一文,高度概括了明代官吏的三种类型,抒发世风日下、人才难得的感慨:“噫,古称循吏,自汉以来可数也!世降俗下,人才益难为。守令者以集事为能,而不复恤民;知恤民矣,而事废不治,人两病之;其甚者虐黩以取败行,赂而求升,侥幸一时,受讥君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古时所称的循吏,汉代以来已经屈指可数了。汉代以后,世风日下,地方长官以达成目的为标准,而不在意体恤百姓;能体恤百姓的,又往往因此而无法达成目标。这两种做法,令民众都深受其害。更有甚者,以残酷及不择手段来达成目的,败坏了官箴,靠贿赂讨好以求得升迁,虽侥幸于一时,但终为君子所不耻。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只要有专制皇权在,就会有程敏政所谓“以集事为能”者、“事废不治”者及“虐黩以取败行”者。欲求“循吏”,何其难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祝枝山到任后,是如何做到“循吏之才”,而使兴宁“彬彬向风”。

靖安之能

明代中期,朝政日衰,沉疴宿疾祸害黎民,地主贵族鲸吞土地,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沦为流民。他们啸聚山林,成为朝廷“剿匪”对象。大才子祝枝山在兴宁修县志时,“大圣人”王阳明正率领大军在兴宁以北的江西、湖广、广东和福建四省交界一带剿匪。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至三月,王阳明率军进抵广东龙川县,剿灭了浰头的悍匪;五月,王阳明上《添设和平县治疏》,随后朝廷批准新设广东和平县。因应当时的形势,作为官府中人的祝枝山对兴宁周边盗匪猖獗、羽檄交驰、干戈满目的乱象自然十分清楚。他上任伊始,就发出“道惠何曾惠,言宁又不宁”的慨叹,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或自暴自弃,而是很快发起了一场 “扫黑除恶”运动。

一是捕盗平贼。当时,兴宁县社会秩序很乱,治安不好,强盗常出山谷放火抢劫。他赴任后以礼相待百姓,教化引导民风,并施展计谋,在一个早晨捕获三十多个强盗。《明史·祝允明传》有其莅职之初的记录:“授广东兴宁知县,捕戮盗魁三十余,邑以无警。”王宠《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兴宁“故多盗,窜处山谷,时出焚劫,为民害”,“公(允明)设方略捕之,一旦,获三十余辈,桴鼓不警”。正德七年(1512),大帽山贼首张番璮等聚党数千,流劫村落,攻陷宁化、石城诸县,朝廷命周南前往剿平。正德十年(1515)大帽山余乱复起,祝枝山亲率兵勇前往平乱,斩其首领,“并歼其党四十余人”,从此境内安宁。

二是听讼决案。兴宁旧日民风不良,多因小事引发邻里纷争:“凡民有事,两自谓直,不肯下家族乡侣。判以理,未遽服。”祝枝山到任后,勤于政务,决讼得法,赏罚分明,严厉打击无良者,使“奸黠敛迹”。在祝枝山的治理整顿之下,兴宁社会治安大有起色,在短时间内就把积压多年的公文处理完毕。特别是判决案件,以秉公办事、掌握证据、善决善断而受到民众称颂。

恤民之举

祝枝山到任伊始,即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兴宁僻远穷瘠,他走乡串户私访,专挑土地贫瘠、茅舍倾斜之农户。得悉百姓一日三餐以野菜、番薯疗饥时,心中酸楚,当即承诺减免赋税。在祝枝山任内五年余,兴宁百姓生活大有好转,不少人家可至丰衣足食,而其本人却因催缴赋税不力,被朝廷减薪、停薪。正德十一年(1516)祝诗《归与》自注:“予丙子冬暮入广,上司以拙于催科,秋税后期,停给俸米,文移在县,而予身在广也。”当年冬天祝枝山到广州公差,惠州府上司问责他催交粮税不力,停发他的工资,文书到兴宁,祝才子却身在广州。是故,才有他的“夺禄浪言耕有代,旅行谁信出无车”(《归与》)之名句。

《正德兴宁志》第一卷有对官署的记载:“厅三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知县衙一区,旧在正厅东,今在后堂后”。祝枝山即在县衙居住办公,在《县斋早起》一诗中,祝枝山写道:“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亦可见其勤勉于政事。故而上司虽责其催科不力,仍赞其勤于政事,为官清廉。他因着政绩卓著的察考结果,后转迁应天府通判。总体来说,祝枝山在兴宁任期内,是能够体察百姓疾苦,努力兴利除弊有益于民事的。

教化之功

《正德兴宁志》第一卷描绘了兴宁地貌:“……逮入县境,划然旷望,群岫遥列,周匝如堵,中铺沃壤,夷若展掌,形观殊美。”祝文《兴宁水记》又云:“兴宁小邑……四郊皆平畴,千山锁合,民稼环堵,中水出山。”对兴宁这个岭南化外之地,祝枝山曾在游县城南郊神光山时,挥笔写下“山灵为我乡人问,更许何年会有光”这句五百年来的“第一慨叹”。而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录了祝枝山“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向风矣”,从中可一窥祝枝山对兴宁的教化之功。

一是移风易俗。兴宁“土俗婚姻丧祭多违礼,疾不迎医而尚祈祷,公皆为条约禁止”。《兴宁县城隍庙碑》记:“民之私事者尤极恭肃,遇事祷祈匍匐控扣,无事亦以时瞻顿,凛凛如事生,远近之所同也。”“乙亥,予来宰兴宁,率国章,弗敢弗虔于神。邑地陋,憙事鬼而于神特严。予以其正,弗止也。凡民有事,两自谓直,不肯下家族乡侣。判以理,未遽服,宁并走庙,号于神,矢之愿福直祸枉,乃遂释去。”祝枝山修葺城隍庙的目的,在于借神鬼之道,行治政之义。从此时期他的若干诗文,如《与兴宁师生论乡饮帖》(乡饮,古代嘉礼之一,指乡饮酒礼)、《与连博士劝勿食牛饮水书》等,亦可见祝枝山对地方移风易俗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如《怀星堂集》卷十三之《与兴宁师生论乡饮帖》,开篇明义指出乡饮实与“礼”关系甚深:“乡饮之礼,主于尊齿尚德,非他宴享者类。”接着进一步提出乡饮之礼不宜“滥”“俗”“乱”,指出乡饮座次、饮乐事关“名实”之分:“夫坐而享者,为尊且荣之也。赞礼奏歌,皆为享出。如赞奏之顷当出席而有事,其隙入席以与饮,则是紊礼乐、爽名实。”《与连博士劝勿食牛饮水书》一信中,祝氏对僚属连忻“啖牛脯后胀感,因复饮水,遂至大下”的行为予以忠告,大书特书养生之道,指出人应遵循自然,起居饮食、生活卫生都应合乎自然。

二是授课讲学。祝枝山有感于兴宁学风不兴,于是“暇则亲莅学宫,进诸生,课试讲解”。有据可查的是,经其提携奖掖的后进,僚属张天赋拔贡,后任湖南浏阳县丞(见本书《位卑德劭张天赋》一文);王天与得中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协王阳明剿匪,助其经略赣南,后擢拔浙江道巡按御史,政绩显著。其余奖掖者,亦不在少数。“丙子、己卯再乡试,公皆参典文衡,得士之盛,与有劳焉。”此后兴宁文教,亦由此大兴。

28.jpg

三是编修县志。正德十一年(1516),祝枝山主修县志四卷,题为《正德兴宁志》,为兴宁乃至客家地区现存最早的县志。明嘉靖国子监祭酒、《广东通志》编纂者、大儒黄佐,对祝枝山主持编纂的兴宁县志予以高度评价:“虽祝君允明志兴宁、陈君用贞志长乐,有行于时。而博罗、龙川,则未有成编……乃今克会成书,俾足征焉,岂非典哉?”此县志由祝枝山主持编纂并亲自执笔书录,由行楷而行书再行草,最后变成狂草,成为传世中的珍品。更加可贵的是,该志的手写定稿是祝枝山在赴广州、舟经东江时完成的,他在该志序中记述:“余舟中稍为之芟除比联,以成书四卷,题曰《正德兴宁志》,以别于旧。”它既是一本书法墨迹,更是梅州市最早的志书。

建设之力

正德十年(1515),祝枝山主持重建城内老街关帝庙。其后数年,他又组织修葺城中寺庙、亭台诸处。《惠州府古迹考·县志》记:“兴宁县湖山胜览亭,在永福寺。明正德中,郡守陈祥辟淫祠改建,知县祝允明记。”“迎恩亭,在县西南五里,久废。明成化十六年(1480),知县侯爵再建,又毁。正德十三年(1518),知县祝允明复建。圮后,邑人黄文祖修之。”修葺城隍庙,祝枝山更以私俸补足款项:“戊寅之岁,予初考将盈,每谒祠,见颇有未葺饰处,稍以私钱整之。”

正德十四年(1519),祝枝山主持兴建的和山岩寺落成,他亲手书写遒劲有力的“灵岩”二字刻于和山岩石壁上,并写诗刻碑,把郊游踏青与倡导纯朴民风结合起来。同年,祝枝山踏遍县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察看兴宁的地理环境,深入民间了解民情,耳闻目睹天旱水涝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后,写下著名的《水利记》一文,阐述水利对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兴宁各地官绅百姓都要兴修水利。他发动叶塘乌池村绅吴法谦率众在乌池与大坪朱坑村交界处,筑石陂一座,并开挖经龙跃、龙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一条,全长十多公里,可灌溉农田一千五百多亩,至今仍发挥作用。学宫、和山岩寺诸处,遗迹今犹存,邑人感其功德,特于和山辟建“祝王游院”,墙上绘有祝枝山和王天与全身像,记且祀二人功绩。

祝枝山还把江南制作点心的工艺带到兴宁,结合客家点心制作特色,用糯米、芋头、芝麻、砂糖等原料,制作成一种又酥又香,又脆又甜,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命名为“蓼花”,成为如今当地人民及游客喜爱的点心。

概而述之,祝枝山虽曾自谦“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县斋早起》),但其在兴宁任上展现出循吏之才。明代岭南意识勃兴,本土文士纷纷寻求具鲜明地域标记的文化人物代表。明中期,祝枝山宦游岭南时留下大量描写岭南风物的文学作品,及与岭南士人的唱和,如上任伊始即先后与河源令郑源、徐闻令等交游;治兴期间奖掖僚属张天赋、王天与等;与南海伦以谅、伦以训兄弟等岭南名士的切磋,可谓是明代岭南文化与岭外文化相砥砺、激荡的一个侧面,既构建了岭南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生动图卷,也抬升了岭南文化的整体格局。

可喜的是,当年他就兴宁发出的“山灵为我乡人问,更许何年会有光”(《游神光山》)这样的天问,在五百年后,滚滚向前的时代已给了他很好的回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