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大义》⑬“正气凛然文天祥”
发布时间:2021-05-12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9527   字号:

人物小词典

22.jpg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宝祐四年(1256)状元及第,历任宁海军节度判官、江南西路提刑、尚书左司郎官、赣州知州等,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民族英雄。

德祐元年(1275),元兵逼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文天祥捐出全部家产,招募义兵三万多人起兵勤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元军扣留,解往元京大都(今北京),途中脱险,历尽艰辛,辗转福建、江西、广东,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一道继续坚持抗元。但终因寡不敌众,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旋被押往大都狱中。在狱中,文天祥历经种种严酷考验而终不变节,元人为之“相顾动色,称为丈夫”。元至元二十年(1283),文天祥被处死。临刑时,其神色自若,向南跪拜,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是梅州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从明代开始,梅州人民就将文天祥入祀七贤书院,以供人们祭拜。嘉应州城原有凌风楼,今梅州城区有凌风路,兴宁有“朝天围”,这些都是因为纪念文天祥而得名。

宋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率领勤王之师抵达梅州,在梅州组织义兵抗元,梅州人民“男执干戈,女贯甲裳,举旗起义,倾邑勤王”,使文天祥的抗元之师“势至梅州而大振”。大量的梅州客家先民在这过程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梅口镇(今松口)卓姓,全族八百余人,竟随至崖门,至帝昺沉海,仍无一降元者”,以至“兵败后只存卓满一人”。可见,文天祥对于梅州人所具有的影响力。梅州人敬仰文天祥,是因为他具有受人尊敬的浩然正气 。

1. 面对国家的赤胆忠诚

在文天祥出生的前两年,蒙古灭金后锋芒转向南宋,发动了长达四十年的战争。国家民族的危机,使文天祥从小就有了救国的抱负。一次他在县里一处祠庙中见到庐陵名人欧阳修、胡铨等人的遗像,听说他们的爱国事迹,便仰慕地说:“我将来的名字若不与他们并列,就不是大丈夫。”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对策集英殿时,看到宋理宗在位日久,朝政逐渐懈怠,便向皇帝作了长达万余言之进言,希望朝廷自强不息,富民强国。考官王应麟评价谏言是“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

德祐元年(1275),元兵继续进攻南宋,逼近京城临安,宋恭帝下诏要各地起兵勤王。在赣州任知州的文天祥捐出全部家产,招募义兵三万多人。他的朋友忧虑地劝阻说:“如今元兵三路大军进攻,其势汹汹,你以万名乌合之众抗击,与赶着群羊去同猛虎拼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回答道:“我也知道是这样,但今国家有难,竟然无人奋起解救,我最痛恨这样的事。所以我自不量力,愿以身殉国,激起天下忠臣义士抗元救国。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这样国家还是可以保全的。”文天祥率领这支部队开赴前线,保卫临安,并上书皇帝提出建立四镇以分散敌兵,解除临安之危的主张。德祐二年(1276),元军兵临临安,宋廷乱成一团,宰相陈宜中出逃。文天祥出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元军扣留,解往元京大都(今北京),途中文天祥机智脱险,历尽艰辛,辗转福建、江西、广东,与张世杰、陆秀夫等一道继续坚持抗元。但终因寡不敌众,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兵败被俘。

文天祥的勤王抗元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那种在国家民族面临危机时,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后人。

2. 面对佞臣的刚正不阿

在政治腐败的南宋朝廷中,文天祥是一位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官吏。所以,其对国家的赤胆忠诚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面对佞臣的刚正不阿。

开庆元年(1259),元军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甚为恐惧,劝理宗迁都,朝廷上下无人敢反对。当时文天祥是宁海节度判官,其听闻此事后,上书皇帝,坚决反对这种逃跑主义的主张,请斩董宋臣,以安人心,一致抗元,并提出御敌之策。但由于宋理宗宠信董宋臣,对其奏疏置于一旁不理,文天祥因此抱憾。

随后,又有贾似道陷害忠良之事件。当时贾似道位居相位,权高势重,连皇帝都惧其三分。其陷害忠良,欺骗皇帝,并托病辞官,要挟宋度宗,度宗哭哭啼啼,要文天祥起草挽留贾似道的文诰。文天祥却秉笔直书,义正词严地谴责贾似道之过失。贾大为恼火,指使心腹弹劾文天祥。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齐太史之简和晋董狐之笔作为充塞于天地之间之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一,可见其不为权势所动摇,不为淫威所屈服的直书精神的推崇。所以,他屡次上疏针砭弊政,弹劝奸佞小人,充分表现了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可贵品质。

3. 面对外敌的大义凛然

文天祥对国家的赤胆忠诚的又一表现形式,则是面对外敌的大义凛然。

德祐二年(1276)元军逼近临安时,文天祥作为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面对外敌,文天祥痛斥元军元帅伯颜无理进犯,要他们先撤兵后议和,伯颜扣留了文天祥,想迫使其投降。与此同时,南宋王朝把持朝政的谢太后已遣散勤王军,委派使臣正式请降。伯颜见文天祥毫无投降之意,强行将他解往元京大都,与请降使臣一起北上。途中文天祥机智脱险,然后南下一直坚持抗元。

文天祥驻军梅州,一面以将最有力的宗族组成的义军分别部署在东北部蕉岭、武平间(含文福、广福)和正北面梅、平间(今城北梅西一带),加强梅州之防卫;一面“遣将诣兴(宁)”,“迎其(蔡蒙吉)柩返梅州葬之”。为表蔡蒙吉的坚贞,文天祥请赐以其“乡贤”称号,迎蔡蒙吉神主入梅州学宫至圣先师庙,并赐圣旨金牌,谥曰“忠节”。据说,文天祥还在蔡蒙吉故居内,亲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以彰其德。再在其门首竖立“三代进士德泽坊”及“童魁坊”以表其家学渊源。

元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文天祥率军出海丰县。三月,屯兵丽江涌,命其弟璧璋攻打并收复了惠州。由于长途跋涉,天气酷热,长女、六女病死于河源行军途中。九月,元军以张弘范为都元帅,分兵水陆进袭宋军:一路“自明秀下海”,一路“以步骑自泉漳入潮”。文天祥于是于十二月十五日“移屯趋海洲,入南岭”,二十日午,文天祥方饭客五坡岭,步骑奄至,他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即取怀中脑子(龙脑香)服之。部众拥文天祥上马,天祥急索水饮,冀速得死已,乃暴下,竟不死。

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后,元将张弘范逼迫其写信招降另一抗元领袖张世杰,他严词拒绝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在元兵押他由海道至崖山,经过珠江口外零丁洋(外伶仃洋)时,文天祥想起国家山河破碎,自身抗战的失利和坎坷的身世,触景生情,百感交集,挥笔写下了《过零丁洋》以明志,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成为千百余年来激励人们为正义而献身的名言。

崖山被元军攻破后,元军大宴众兵将,张弘范又对文天祥说:“现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尽了,你若能改变主意为元廷效劳,仍然可做宰相。”文天祥悲愤而泣,说:“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张弘范无奈,只得遣兵将把他送往大都发落。

在大都监狱中,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软硬兼施,企图收买文天祥,先后二次派人前往劝降。第一次是以降元的南宋左丞相留梦炎现身说法来劝降,被文天祥严厉痛斥。第二次元朝统治者则想利用旧的君臣关系来降服文天祥,派出八岁的赵㬎(即宋恭帝,降元后被削去帝号)。文天祥见赵㬎到来,跪于地,痛哭流涕地曰:“圣驾请回。”赵㬎见状,无话可说,只好怏怏而去。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在大殿上文天祥正气凛然,请求速死。忽必烈许以宰相或枢密使的高官,都被文天祥拒绝,他的最后回答是:愿一死报国。

文天祥历经种种严酷考验而终不变节,就连元人也为之“相顾动色,称为丈夫”。元至元二十年(1283),文天祥被处死。临刑时,其神色自若,向南跪拜,从容就义。

23.jpg

(方饭亭文天祥雕像)

文天祥用自己的言行实践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那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成为我国历史上高风亮节的楷模。这种气节在他的《正气歌》中称之为“正气”,虽然其中留有封建时代的印记,但它仍然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一个组成部分。明万历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为纪念文天祥而在程乡老南门楼上建凌风楼(因文天祥率兵抗击元朝时曾到过兴宁、蕉岭、梅县等地,故嘉应州人非常仰慕、敬重他),并写有《程乡凌风楼记》:“子章读文信国公集,宋氏之季,公提勤王师,出入江闽,往来梅州,后系燕狱,追往忆故,至集杜句‘楼阁凌风迥,孤城隐雾深。万事随转烛,秋光近青岑’,嗟乎!公于梅何拳拳也。”他便取杜甫诗句中的“凌风”二字命名为“凌风楼”。民国时期,梅县县长彭精一拆城墙城楼,梅城大建商铺,辟马路,修建了由南门沿江而下的凌风路。在梅州,除了纪念文天祥的凌风楼、凌风路、朝天围外,还有历史上的双忠祠、七贤祠,以及传说中的丞相卦竹等传说,都曾流转着他舍生取义的忠义英气,是中华民族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