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大义》⑦“勤政爱民的古革”
发布时间:2021-05-12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6467   字号:

人物小词典

10.webp.jpg

图为古革兄弟同科三进士

古革(1074—1154),字仲通,又字逢时,程乡县(今梅州市梅江区马石下)人。北宋绍圣四年(1097),与胞弟堇、巩同榜登第,一时满贵。古革登进士第后,被朝廷派往海南担任琼州府学教授,为“琼北教育的拓荒者”;此后相继任新昌知县及兴庆知府,在徽宗将兴庆更名为肇庆后,成为肇庆府历史上第一任知府。因政绩突出,又被朝廷擢升为潮州知府,任上勤政爱民,被当地人誉为“潮州公”,去任时受到潮州百姓的深深挽留。古革在清顺治年间获奉祀于程乡县乡贤祠,康熙年间又被潮州府祀于乡贤祠。

梅州地区在宋代,读书之风日炽,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宋代,梅州地区考中进士者有二十二人。然而就其身居要职且备受当地百姓及家乡父老赞誉,入祀于乡贤祠的进士则凤毛麟角,而古革是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佼佼者。

1. 名门之后,梅州儒宗

古革祖籍江西,先祖后迁至河源。自太高祖古全望移居增城后,历代仕宦,可谓名门。古全望之子古延绶在北宋初年曾经担任信安县令,在告老还乡之后游览梅州,因钦慕其山水秀丽,人物淳雅,就此居于梅州程江大觉寺旁边(今广东梅州市梅江区),广置产业,因此成为梅州古氏先祖。

而古延绶之子古成之,也就是古革的曾祖父,更是声名显赫,在岭南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古成之,字亚奭,人称“紫虚先生”,因父亲出外做官,从小便在增城其祖父处居住,其性简静,曾在罗浮山隐居读书十多年,“力学不怠,淹贯群籍”,文誉传四方。北宋端拱元年(988),登进士第,是宋朝广东第一个进士,因此有“岭南首第”之誉。古成之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不仅因北宋岭南第一进士名噪岭南科场,也以诗歌文学上的成就而饮誉岭南文坛。清《广东通志》卷二百九十载:“成之以文章为南越首倡,尤工于诗,有凤骞霞举、脱略尘土之态,置诸唐律中殆不可辨。”

古成之生子古宗悦,古宗悦为古革的祖父,宋皇祐五年(1053)癸巳春三礼出身,初任广东英州司户,后迁广东新兴县令,因捕盗寇平乱有力,升殿中丞,后升礼部侍郎(皆寄禄官),授勋骑都尉。古宗悦一开始居于增城,后因祖上(其祖父古延绶)在梅州置有产业,因此到梅州定居,死后葬于梅州。

古宗悦的长子古凤仪,即古革的父亲,随父亲居于梅州。其从小“崇圣人之道,搜究穷经,性理昭融”,以文才知名,曾经担任潮州府典郡,在任期间以老成历练而名著当时。古凤仪之妻杨氏,聪慧贤淑,知书达理,生下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古革、古堇、古巩。由于幼承家学,加上母亲杨氏的严格管教,古革兄弟三人“早年力学,性理昭融”。绍圣四年(1097),古革三兄弟同登何昌言榜进士第。当年,古革二十四岁,古堇二十二岁,古巩二十岁。消息传到哲宗皇帝那里,宋哲宗大为赞叹:“一门三贵,旷世盛闻!”

后来,古革官任潮州知府,古堇任象州知州,古巩任宾州知州,被乡人传为美谈。时至今日,广东梅州古氏宗祠还悬挂着一副对联:“一母三进士,四世两乡贤。”其中,“一母三进士”就是指一母同胞的古革三兄弟,“两乡贤”指古成之及其曾孙古革,他们分别被河源和梅州两地列为乡贤。母亲杨氏因为培养了古革三兄弟,在读书之风盛行的梅州获得极高的声誉,被人们敬称为“杨祖婆”。杨祖婆去世后安葬于今五华县梅林镇黄砂村丘子塘。

在南宋著名理学家胡寅为古革撰写的《赠广潮太守归田赋》中,曾称古革为“古氏右族,梅州儒宗”。由此看来,所言不虚。

2. 训迪有方,教授琼州

古革在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后不久,就被朝廷派往海南担任琼州府学教授。由于地处南荒,海峡相隔,海南文化一直落后于中原。古革的到任,为海南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宋前期,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仁宗下诏各州县皆设立学校,参加科举的人必须先受教育,士人须在学校接受三百天的教育学习才能参加应试。全国的州县都相继兴办学校。琼州府学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是海南岛最早的官学之一,时任知州的宋守之还亲往府学给儒生讲课。

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古革就任琼州府学教授后,“训士不倦,峒蛮多遣子弟受学”。海南教育的相对落后,反而激起了古革作为读书人的担当意识,致力于文教,“训迪有方,课徒颇众”,同时慢慢转化民心,改变陋俗。居住黎峒的少数民族同胞,也逐渐从“素不尚学”纷纷“遣子弟入学读书”,教育局面为之一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黎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琼州府学虽然从设置上是覆盖全岛的,但是受制于交通等各种因素,受益者主要为琼北居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古革可谓是琼北教育的先行者。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就在古革赴任琼州府学教授前后,北宋文坛领袖苏轼也于绍圣四年(1097)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西部)安置。这自然是海南教育的一大福音。遗憾的是,目前尚无史料证明古革和苏轼在海南有互动往来。

古革矢志教育的担当精神,得到黎族和汉族百姓的充分认可,获得很高威望,黎族百姓更是对其推崇备至。《琼州府志》记载,每当民间百姓发生争执时,非古革亲自前往劝解不可,他携“郡檄入峒布谕,蛮俗素知敬革,遂率服状”。古革通过教化,使得黎族百姓主动归附,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后来古革在琼州的政绩为朝廷所知晓,因此被擢升官职,从而让他有更大作为。

3. 移守肇庆,首任知府

离开海南之后,古革最开始担任新昌(今广东新兴县)知县,然后在政和七年(1117)三月被移知兴庆(今广东肇庆市)。

11.jpg

在肇庆著名的七星岩风景区,至今保留着古革题写的摩崖石刻:

政和丁酉暮春,程江古革逢时,初自新昌移守兴庆。是年仲夏,真阳冯齐荀祖道起于祥除,来贰府政,相与咨询,有请于朝。次年春,乃被旨升作大藩,政平讼简,岁丰民乐,偶乘闲暇,屡访兹岩,酌泉泛觞,历览佳致,因志岁月,勒于崇崖。时政和八年八月二日。

古革的这段话,交代了肇庆当年改名的一段历史。肇庆原名端州,端王系宋徽宗潜邸(登基前为端王)封号,徽宗即位后,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月更名为兴庆军,随后又升格为兴庆府。

政和七年(1117),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燕瑛就任。他了解到:八十多年前,即明道二年(1033),西夏国元昊继位后,曾将首府兴州(治今宁夏银川市)改名为兴庆府。他觉得大宋王朝沿用西夏国首府之旧名,显属不妥。燕瑛经过反复思考后,建议将兴庆府改名为肇庆府,寓“开始带来吉庆”之意。为了慎重起见,征求兴庆府知府古革、同知冯齐荀的意见。古革、冯齐荀两人同意联名上奏,“有请于朝”。“兴庆府元(原)系端州,寅缘陛下潜邸旧封,荐蒙赐以军额,申锡府号。臣近巡历到彼,窃见府城规摹未至宏壮,欲望亲洒宸翰,特改见今军府额,赐以美名。”(徐松《宋会要辑稿》) 由此古革成为肇庆府历史上第一任知府。

政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118年12月5日),宋徽宗欣然命笔题写“肇庆府”三个瘦金体大字,制作成匾额,派遣钦差送往广东兴庆府。古革为此特地筑高台于府署前,专门悬挂徽宗御书匾额,取名为“御书楼”,即今之“丽谯楼”。

4. 擢守潮州,治政有方

因在肇庆政绩突出,后古革被朝廷擢升为潮州知府。在潮州任上,由于古革勤政爱民,“治政有方,革敝除奸”,当地士民对其交口称赞,被誉为“潮州公”。任满之后在潮州人民上书挽留下,再次担任潮州知府,加授中宪大夫。

古革在潮州知府第二次任上期满后,深感仕途艰险,而“颇厌尘劳”,于是便隐居于逸老堂。在其隐居后,南宋著名理学家胡寅曾为古革撰写《赠广潮太守归田赋》,在提到为何要写这篇文章时,其中写道:

是岁七月望日,余致仕归家,有故人衣冠严饰,礼度雍容,揖余而谓之曰:太守古公,讳革,字仲通,古氏右族,梅州儒宗。兄弟早年力学,性理昭融,俱登绍圣进士。际会风云,初授琼州教授,翼振立而士风作,兴学校树业建功,擢升荣任五马诸侯治政广潮,黎民感戴其恩,今辞归田里,挽莫能留,愿先生一言以为赋。

从以上文字我们知道此赋是潮州百姓请胡寅所写,可见潮州百姓对古革之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十四年(1144),隐居于逸老堂的古革“偶因闲暇,览旧祖图”,深感编修家谱的重要性,于是便主持编修了广东第一部古氏家谱,并亲自撰写《新安古氏家谱序》。

【纪念印记】

对于古革的纪念,最早是在元代天历二年(1329),因古革曾担任潮州太守,当地政府(程乡县)在县治西二里(或为大觉寺旁)为古革立“五马坊”(按汉制,太守仪仗为“驷马”,即可乘四马的车驾。若朝臣出使为太守,则增一马为五马,到了后来,太守都称为“五马大夫”)纪念。然而“五马坊”到了清康熙时期就已倒塌废弃。清代开始,古革开始列入官府的祭祀系统,在顺治年间古革被奉祀于程乡县乡贤祠,康熙年间又被潮州府祀于乡贤祠。

12.jpg

(图为大觉寺)

如今古革在梅州还留下了一个“马石下”的地名。“马石下”位于梅江区江北梅正路与梅石路对接的光远小学附近,旧时曾是古革的故居,因当地曾留有一方古革当年留下的“上马石”而得名。由于年代久远,古革故居早已湮没,到了清末人们已经不清楚“马石下”与古革有什么联系了。

首先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便是黄遵宪,温仲和在光绪《嘉应州志》中详细记载了此事。其中写道:当时,当地黄姓人在马石下附近掘地建房,发现有一个罂罐,里面装着一些如“富贵吉祥、五男二女、三公九卿、延年益寿”等的大钱。黄遵宪向其询问后认为该钱应是镇宅钱,并认为应该是士大夫之家才有。因此,黄遵宪便询问“马石下”地名的由来,当地人称还见有一方上马石(又称下马石,当时在王氏家庙左边)。黄遵宪通过走访发现,该上马石为长方体,有一个石级可供登跨,应该是上马下马所用。在剔洗干净后,又发现该石还刻有铭文,字大约三寸,字体遒整,其中写道:宣和四年古大夫宅立。由此,黄遵宪便认定马石下掘地建房处即为古革旧居所在,而该镇宅钱也应是古革故居的镇宅钱。

后来,黄遵宪将下马石中的文字拓给丘逢甲,丘逢甲还为此作了一首《古大夫宅下马石歌并序》。如今古大夫的古宅早已不复存在,而“下马石”也不知所踪。据了解,民国后,古革的下马石先放在梅县民众教育馆,教育馆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改作他用,下马石也已荡然无存,至于古镇宅钱更是不知踪迹。

古革去世后,葬于丰顺建桥镇新和村,历代皆有修葺,如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古革祖上的房屋本在大觉寺旁,宣和年间,古革在梅州马石下建设新宅,将旧宅及周边土地赠予大觉寺作为寺产。古革去世后,大觉寺住持为了追念古革的善举,在寺中设立神主牌,上书:“宋进士知潮州府事中宪大夫坛越仲通古公神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