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风文苑 >> 名人廉吏
百年传承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2-02-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1554   字号:

  “她一百岁可能别的都忘了,可是这个事她怎么也忘不了。”当瞿独伊多年的挚友李多力去看望她时,对她说道:“咱们唱唱《国际歌》”,她的眼睛马上就亮了。

  这一幕出现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第一期。对于党的同龄人、“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来说,《国际歌》是她独一无二的记忆,《国际歌》在中国最早可以唱诵的版本,就是瞿独伊的父亲瞿秋白翻译的,歌词里面描绘的对共产主义矢志不渝的理想,也成为了瞿秋白一生的追求。一个人可以为信仰奉献出什么?瞿秋白用年轻的生命书写了答案,瞿独伊也在一生的革命工作中续写了答卷。

  《故事里的中国》第三季聚焦“七一勋章”获得者与“时代楷模”,通过展示他们与前辈的跨时空对话,构建新时代栋梁与党史上英雄榜样之间的桥梁,不同时期的英雄模范故事遥相呼应,书写了百年的传承答案。

  节目有一期围绕彭士禄院士展开。彭士禄2021年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卓越的功绩,他的父亲彭湃则为中国革命事业而献身。这对英雄父子共同践行了同一个志愿——愿将此身长报国。

  一家,两代,六张革命烈士证书。当革命文物中六张摆放在一起的烈士证书照片出现时,现场无不为之震撼。彭湃在海陆丰开展农民运动期间,鼓舞了家人蔡素屏、许玉庆、彭汉垣、彭述、彭陆相继投身革命,而这些亲人,最终竟都牺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在广东海陆丰,“满门忠烈”是当地人们提到彭家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

  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告诉我们,这些牺牲的亲人都是从大地主家庭走出来的,本身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爷爷的感召和影响之下,这么多的亲人都跟着他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950年,25岁的彭士禄第一次看到父亲彭湃的照片,内心百感交集。他在照片背面写下:“这是中国革命英勇的斗士!这是光荣的共产党员!这是我的爸爸——彭湃同志!”彭士禄说,自己不能给爸爸丢脸,当不了革命家,但自己能当专家,要在核动力领域,做出名堂来。彭士禄作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研发设计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作为总指挥为中国建起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逝世时,他和夫人的骨灰被撒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海的地方。

  革命文物加上亲历者讲述,立体而坚实的视角,更加全面生动地呈现了尘封的历史。

  节目还创新设计了“时空对谈”的表现模式,运用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故事并置于同一场域遥相呼应。

  当饰演瞿秋白的演员念着《饿乡纪程》:“我要求改变环境,略尽一份,引导中国新生路的责任,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饰演青年瞿独伊的演员则循着父亲的脚步,在革命的道路上坚持前进。在延安的入党仪式上,瞿独伊将瞿秋白辗转多人多地的怀表握在手中,一转身,瞿秋白仿佛就在身旁,他轻声鼓励道:“宣誓吧!”庄严的党旗下,瞿独伊举起右手,誓词铿锵有力。

  建党百年之际,瞿独伊被授予“七一勋章”。在舞台中央,饰演瞿秋白的演员遥声呼喊:“独伊,我看到了你为祖国努力奋斗的样子,我为你感到自豪。”而饰演老年瞿独伊的演员仿佛在跨越时空向父亲诉说:“好爸爸,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你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党史中的英雄榜样和新时代的栋梁两条故事线交汇进行,打破了时空界限,增强了故事张力,使百年党史中不同时期继往开来的传承故事相互辉映。

  瞿独伊继承了父亲瞿秋白坚定的革命意志,一辈子保持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范;李大钊的孙子李宏塔继承祖父“永远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志愿,成为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和父亲彭湃一样,“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始终葆有强烈的家国情怀,用一生践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诺言;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在少年时期就把江姐作为人生榜样,坚持用红色基因树人铸魂。

  从李大钊到李葆华再到李宏塔,一家三代,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电视剧《觉醒年代》编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龙平平用近七年的时间走近李大钊,他在节目中说:“李大钊先生每月工资有200多块大洋,可他牺牲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块大洋,因为把大部分钱都用来革命、发展党的事业、接济穷苦群众。”2005年,记者沈俊峰写下《在李大钊革命家风沐浴下》的长篇通讯,让更多人知道了李宏塔的事迹。回忆起这位“自行车厅长”,他介绍道,李宏塔经常不跟市县部门打招呼,直接深入老百姓家中;在民政厅期间三次主持分房工作,却总是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的人。“守常”是李大钊的字,亦是李宏塔一辈子的执着追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由李大钊先生亲手写下的对联,也成为祖孙三代的家风写照。

  传承的故事点亮荧屏,让尘封的历史焕然一新,这些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也很好回答了我们中国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的时代之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