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廉大义》㉔“逸老节士罗万杰”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4310   字号:

人物小词典

40.webp.jpg

罗万杰(1613—1680),字贞卿,号庸庵,晚号龙山樵夫,谥文节先生,明末清初揭阳蓝田都(今梅州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永丰村)人。罗万杰自幼聪颖,少负才名。十五岁中秀才,当时与海阳人辜朝荐,揭阳人郭之奇、黄奇遇并称“四俊”;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甲戌科进士。官拜吏部员外郎。明永历三年(1649),被永历帝(桂王)征为右佥都御史。明朝彻底灭亡后,他隐居不仕,以逸老终。著有《瞻六堂集》。明末清初“潮州后七贤”之一。

在明末清初的变迁年代,忠于明朝不愿为新兴王朝服务的士人群体,在抗争复国、失败殉国、隐逸参禅之中践行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祖籍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的明朝进士罗万杰,就是这一代表。他在抗清失败、复国无望的情况下,以三十多岁的壮年之身,选择隐逸乡里,参禅悟道,拒绝新王朝的征召和官爵,谱写了一曲传统知识分子的正气歌。

1. 仕途平坦,守正怀仁

史料记载,宋朝人罗安从福建莆田迁至揭阳蓝田都上阳里龙上乡(今梅州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历经九世繁衍后,罗家一脉棉川公举家迁至揭阳县学右,罗万杰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出生在这里。罗万杰少负才名,二十二岁那年(1634)考中崇祯甲戌科进士,二十四岁开始京官生涯。

罗万杰考中进士后,开始时任专掌捧节奉使的行人司行人,这个职务在京官中地位虽然卑下,不过凡是朝廷中颁诏册封、抚谕征聘,都由行人司担任,这一职务亦就显得颇为重要,京官们也不敢轻视。罗万杰在行人司时曾二次捧节奉使册封江西、湖广两藩,均有可圈可点之处。

1640年,崇祯帝召对金銮殿,问修炼储备四事,罗万杰针对当时的政局,详陈己见,切中时弊,升任吏部清吏司主事。1642年,正当而立之年的罗万杰又升为吏部员外郎,协助吏部尚书郑三俊,整顿冗员,力澄铨政。

在京六年,罗万杰关心民瘼,还乐于助人。他在吏部任职期间,家乡揭阳县令张明弼遭人忌恨,在考核时被列为下下级,面临降级调离的处分。罗万杰出于对张明弼为人的了解,于是向上司请求从轻降调。张明弼不清楚内情,一度误会是在吏部任职的罗万杰排挤他。罗万杰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直到后来真相大白,构陷张明弼的是揭阳县的有关士绅,张明弼才明白自己错怪了罗万杰。

罗万杰在京任职,官衔并不算大,但他对前来北京的同乡却竭尽照顾之职。邑人张宗昌两次感染疫病,生命垂危,罗万杰出资延请名医,求寻良药,请人护理,终于使这位同乡转危为安。另一位同乡林一奇进京参加廷试,感染瘟疫病故,他的童仆因为害怕传染,都不敢靠近主人的遗体。罗万杰获悉情况后,冒着酷热,亲自安排为林一奇殓棺治丧。

1643年春,罗万杰得其母去世消息,去职归里守孝。丁忧时,适逢揭阳遭受大雨水灾,粮食失收,米价腾贵,城乡居民遭受大饥荒。面对此惨景,罗万杰带头倡动,敦劝家乡富户拿出囤积谷物,平价出卖给百姓,自己还亲自到福建等地采购米粮来分发给百姓。这一做法救活了一大批民众。

2. 社稷沦亡,隐居佛门

明崇祯十六年(1643),刚过而立之年的罗万杰接到家乡母亲去世的讣告,匆匆南归丁忧。或许他未能料到,至此一别,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转变。翌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祯帝煤山自缢。随后清兵入关建都北京,大明朝宣告沦亡。

此时,处于乱世变革中的罗万杰,毅然选择执明室的旗帜奋起抵抗,他与粤东名士郭之奇、何士冡等结“陶社”,变卖家产,训练乡丁,在丰顺县汤坑筑金鼎寨准备抗击清兵,意图保全一方。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清军入粤,广东陷落,罗万杰见大势已去,只好遣散兵卒,从此退隐闲居。隐居之际,他以诗留别亲眷家属云:

几年尘土混衣冠,大泽栖迟梦已闲。

破釜昔曾闻项籍,夺铛今窃效陈抟。

孤踪冷比飞鸿爪,去志迅如落涧湍。

从此黄岐峰顶月,清宵应各照团圞。

诗中表达了自己面对国破家亡的无奈心情,并试图把注意力转向自然山水,以获得心灵的解脱。

41.webp.jpg

关于罗万杰的归隐地,历来都有争论。学术界普遍认为,罗万杰最初隐居于今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在清朝初年,罗万杰回到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筑起了逸老庵。逸老庵原是一座小寺庙,供奉着观音大士,并有一位主持名叫明度上人。罗万杰在逸老庵周围种植桂竹,前凿池塘,后为僧舍,他敝衣蔬食,以寄国亡家破之悲。在罗万杰流传的诗歌中有一首《除夕同明度上人逸老庵守岁》,其中写道“残年抱病隐园中,潦倒几忘岁月穷……闭户跏趺少俗语,辛盘聊与山僧同”。可见,罗万杰感亡国之痛后,以一种“出家”的方式表达对先朝的忠贞,心境之悲凉可见一斑。

罗万杰隐居或者出家的时候,还是三十多岁的壮年,如果他不甘寂寞,只要顺从新朝,应该是不愁获得重用的。但是他心存明室,保持知识分子的节操,宁愿守着寺院的青灯走完漫长的后半生。面对清廷地方官员劝说,他赋诗明志:“竹马迎来冬日温,条风远拂陇头村。首阳亦属周疆里,敢道食薇不是恩。”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者,罗万杰明白明朝已经成为历史,清朝的统治已经成了定局,他隐居逃禅,是为了臣子之节;选择蒲团,不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是为了平熨内心。

3. 高风亮节,千载有光

清康熙元年(1662),罗万杰离开逸老庵前往大埔县湖寮双髻峰,栖于语石庵,与黄一渊处士扩建盘湖庵,并重新命名为“逃禅竹院”,亲题门联“盘湖非旧仍严正,大石虽顽也点头”。晚年罗万杰结庐于揭阳黄岐山崇光岩,他与高衲谈禅,与樵夫话雨;他有时荷锄种植,有时咏诗见志。据说崇光岩原名松岗岩,罗万杰将其改名,以明其崇敬崇祯帝、光复明朝之志。

罗万杰归隐二十几年,虽一心向佛,但并非不问世事。现盘湖庵还保存有《盘湖庵创建佛殿并置僧田记略》(碑记),参与倡建人士有翰林大学士李士淳、清总兵吴六奇、大埔知县陈其文、进士萧翱材,落款为:赐进士第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罗万杰薰沐拜撰。此外,晚年的罗万杰为友人郭之奇撰写了墓志铭,应揭阳县令张方圣之邀撰写了《重建揭阳县官署记》;撰写了寓意深长的《祭孙戒庵文》,借以说明自己在故国不保、回天乏力之后隐居“出世”,遁迹于长林丰草之间的缘由。清末爱国政治家丁日昌曾赋诗对罗万杰其人其事做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诗曰:“逃名逃世并逃形,长向峰头讲佛经。捧檄未随东郭去,移文懒向北山听。黍离歌罢怨肠断,鹤梦归来战血腥。几叠诗笺数行泪,可胜遗恨满新亭。”

清康熙十九年(1680)罗万杰仙逝,享寿六十有八。其柩十年后才安葬,遗命题碑“明龙山樵夫之墓”,葬于揭阳黄岐山之龙湫潭。门人翁如麟为其撰写墓铭:“岐山之阳,榕水之傍,瘗玉佳城,遗蜕仙藏,高节峰峙,贞名流长,樵夫姓字,千载有光。”虽然没有像镇平举人林丹九从长潭一线天悬崖跃下那样,以决绝的方式拒绝臣服清朝,但墓碑不留名的举动,实际包含了罗万杰对故国沦亡的无言悲痛。

1963年,因平整耕地,罗万杰墓被毁。2002年9月,罗氏族人重修罗万杰墓,于揭阳虎头山竣工。揭阳学者孙淑彦书撰《明大中丞传》及《重修碑记》,勒石于旁。正如孙淑彦评价的:“粤东地区的罗万杰、郭之奇、谢元忭、赖其肖、辜朝荐、何士冡举兵勤王,誓死与清军对抗。虽然这些上马作将军的书生或疆场殉难,以身报国;或隐居山林,遁荒海外,但莫不忠义奋发,志节皎然。”从清顺治十年(1653)开始,罗万杰曾在逸老庵隐居了九年。近年,在丰顺汤南罗姓族人们的努力下,逸老庵这个隐居之地按照建筑原貌重新修缮,这个占地只有七百七十多平方米,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建筑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其族人和后辈瞻仰怀念这位先贤的重要场所,而罗万杰高风亮节的高尚品格也随着逸老庵的重修更加深入人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