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宣传 >> 综合要闻
光荣在党50年!市纪委监委为10名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发布时间:2021-07-01  来源:梅州市纪委监委  浏览次数:2679   字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连日来,梅州市纪委监委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动,为10名委机关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在老党员家中,慰问组认真聆听老党员的入党初衷,共忆峥嵘岁月、奋斗历程,面对面接受红色洗礼,感悟初心使命。

现将部分老党员与党的故事刊载如下:

文昌接:一生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

图为文昌接。.jpg

图为文昌接。

今年89岁的文昌接是梅州市纪委监委党龄最长的老党员。195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70年党龄。

1952年5月19日,文昌接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第三批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文昌接回忆,自己随部队乘火车一路北上,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时已是冬天。

为了提防美国战机的轰炸和特务的跟踪,志愿军们晚上行军,白天休整。行军路上极为艰苦,一天只有两顿饭,还得背着被子、毛毯、大头鞋、铁锹、步枪等前行,“又累又冻又饿”。

在朝鲜战场,文昌接三次负伤,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头部因敌机扔下的炸弹碎片受伤、大腿处被通红的炸弹碎片烧伤、小腿处留下深深的弹痕……“弹片还扎在肉里,来不及叫卫生员,我自己咬咬牙将弹片拔了出来,拿起枪继续作战”。

直面死亡,文昌接也害怕过:“我们一路往前,就看到越来越多从战场上用担架抬下来的伤员,有些还没来得及施救,就已经断气。虽然心里恐惧,但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我们不能撤退。”

梅州市监察局成立后,文昌接又听从组织安排,成了第一批反腐卫士,负责案件审理工作。他说:“虽然这是得罪人的活,熟人见面也不跟我打招呼”,但在这个反腐战场,文昌接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勇往直前。

经常有人提着东西找到他家里,想请文昌接帮帮忙、松一松手,他总是严词拒绝,置之不理。文昌接认为,身为纪检干部,自己必须以身作则,遵守党的纪律,坚守好廉洁底线。

文昌接一生忠于党听党话跟党走,以最坚定的信仰、忠诚朴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李汉贤:没有党,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

图为李汉贤。.jpg

图为李汉贤。

“我一生的信念就是靠近党组织,跟党走。”李汉贤是原梅州市监察局副局长,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李汉贤应征入伍,入伍后第2个月便迫不及待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李汉贤随部队奔赴前线。“此次一役,不知生死。”上战场前,李汉贤就已经写好了遗书,偷偷地放在口袋。

在前线,敌我双方激战正酣,“即使饥渴难耐,战士们仍严格遵守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拿群众的一根甘蔗。”李汉贤说。

一次,他乘坐的炮车遭到敌军地雷轰炸。突然“砰”的一声,李汉贤倒在了车底,陷入了昏迷。幸好战友施救及时,他才捡回了一条命。“我能从战场回来,是不幸中的万幸。”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汉贤还有些后怕。

1985年,李汉贤从部队转业到梅州市纪委,“当时很多人都为我叫屈,觉得纪委是清水衙门,还容易得罪人。”李汉贤却不以为然,反而倍感光荣,“纪检工作是在为党的事业保驾护航。”

“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句脍炙人口的口号,就是李汉贤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80年代,五华县梅林镇招田村还十分贫穷落后,当时,梅州市纪委挂钩帮扶该村,李汉贤任帮扶组组长。

进入招田村只能通过一条竹桥,进村时已被洪水冲垮,“我们脱掉长裤,肩上扛着单车、背包、炊具慢慢才过了河。”李汉贤说。驻村后,为了让群众尽早过上好日子,他们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

四年扶贫,李汉贤带领帮扶组,帮助招田村修建了公路、种起了果树,日子越过越好。路修通的时候,群众自发放起了鞭炮庆祝。

尽管如今李汉贤已经退休,但他每天仍会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并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有时还与人展开辩论,争得面红耳赤。

“身为党员、纪检干部,维护党的形象和威信,是我的义务。”李汉贤说,“没有党,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

丁裕健:在党史中感悟党的伟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为丁裕健。.jpg

图为丁裕健。

“旧中国贫穷落后,谁都可以来欺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不成功,事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今年87岁的丁裕健是原梅州市监察局副局长,讲起党史,他精神抖擞,两眼炯炯有神。

“我的入党过程跟学党史有很大的关系。”丁裕健说,1956年,他在汕头地委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担任文化教员,主要负责教授学员地理和历史知识。

“那时我们历史课用的教材是胡乔木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教授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党的历史,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丁裕健说,正因于此,他坚定了入党的决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1962年,他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59年来,丁裕健深刻感受到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前有稀饭吃就很不错了,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丁裕健说,他目睹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今日生活来之不易,年轻后辈应当倍加珍惜。

戴连坤: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图为戴连坤及其儿子。.jpg

图为戴连坤及其儿子。

尽管身患重病的戴连坤已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但当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他紧紧攥住纪念章,像个孩子般地笑了。

戴连坤是梅州市纪委原常委、原监察局副局长,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他谨记入党誓词,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

在戴连坤爱人的印象中,戴连坤的工作总是很神秘。“以前他在广西军区保卫处工作时,经常要出差,一走就是大半个月,从来不跟我们说的。”戴连坤的爱人说,有一次,她在南宁市被板车撞到脑震荡,打电话到单位找戴连坤,才知他已出差。

等戴连坤出差回来赶到医院,她躺在病床上委屈问道:“为什么出差都不告诉我?”得到的回答却是,“这是党的秘密,不能说。”

1989年,戴连坤回到梅州,进入梅州市监察局工作。“他工作很忙,经常周末也要上班,去哪里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戴连坤家人说,默默埋头苦干是戴连坤的工作常态,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戴连坤爱人回忆,在市监察局工作期间,戴连坤从不搞特殊。“那时领导上下班有车接送,但他总是自己骑着单车上下班。”

戴连坤不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家人同样如此。其子进入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后,他经常嘱咐道:“要严以律己,谨慎交友,不该打听的事坚决不问,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

铭记历史方知来路不易,致敬前辈更能催人奋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蒋万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调,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战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硕前往慰问老党员文昌接,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jpg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硕前往慰问老党员文昌接,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刘锐清前往慰问老党员丁裕健,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jpg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刘锐清前往慰问老党员丁裕健,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炎华前往慰问老党员李汉贤,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jpg

图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张炎华前往慰问老党员李汉贤,送去奖章及节日问候。

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10名老党员名单如下:

文昌接,党龄70年;

丁裕健,党龄59年;

戴连坤,党龄57年;

曾令焱,党龄56年;

黄焕球,党龄55年;

罗凯君,党龄55年;

刘孟英,党龄53年;

陈振君,党龄53年;

卢景标,党龄52年;

李汉贤,党龄51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