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宣传 >> 综合要闻
强化制度执行 提高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19-12-1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651   字号: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和重大决策部署,都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执行越有力,治理越有效。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将执行力建设贯穿主题教育的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全过程,以此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落地,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

创新沟通方式,解决制度执行的“中梗阻”

谁也不会想到,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次会议,竟会被刷了屏。这次普普通通的会议,就是11月12日召开的郑州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第一次工作交流会。

一次工作交流会,为何引起人们这么多的关注?

有9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先后发言的这次会议,是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的,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通过电视电话,直接与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交流,目的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发现基层问题,交流先进经验,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从省委常委到乡镇、街道,中间隔了好几个层级——郑州的做法,正是上级机关主动作为,扑下身子听取基层意见和建议,切实了解基层问题和困难的制度创新之举。徐立毅表示,这样的交流会以后每季度召开一次。

11月26日,新华社客户端发表“半月谈”评论《上级如何能听见乡镇的声音?郑州做法值得借鉴》。仅6个小时,文章的浏览量便突破百万。

强烈反响的背后,反映的是政策执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正如该评论所说,长期以来,总有一些群众抱怨上级政策到了基层就变了味,而相关的基层干部则认为上级的政策脱离实际,不接地气,自己在中间受“夹板气”,由此产生的监督检查频繁、问责滥用、压力“甩锅”、政策打架等问题已经成为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郑州的做法极具创新价值,对于解决上级机关与基层“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上情下达”与“下情上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郑州的做法,是上级领导与基层干部沟通方式的创新尝试,其体现出来的真正含义是,要科学决策,就要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基层,问计群众。从这一角度来看,不仅上级领导与基层干部在沟通方面需要创新举措,对于广大基层干部来说,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11月7日,四川省荣县鼎新镇街道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场办公会,街道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大早就做好了接待群众反映诉求的准备。

“杨书记,我们村的公路还没修完就停工了,什么时候恢复施工哟?”

“因天气原因暂停施工,等天气好转后就会督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希望你们也当好质量监督员。”街道党委书记现场答复了村民邓亨兰的问题。

在荣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直击突出矛盾、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找实、把根源找深的场景随处可见。秉持“不搞无意义的调研、无实效的调研、工学脱节的调研”原则,党员干部走进“产业一线、项目一线、困难一线、民生一线”,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做到掌握问题在基层,解决问题在末梢,帮助基层破解瓶颈问题。

保障政策落地,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卡点和堵点

全长183公里的泗河堤顶路,沿泗河流域贯穿山东济宁全境。作为当地的重点工程,泗河堤顶路建成后,便利的交通将带动沿途1500多个村庄产业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却遇到了两条高压线。高压线只有6米多高,施工机械来回通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眼看着,这条产业路被卡了“脖子”。

当务之急,是把这2.3公里线路整体迁移并架高。当地电力部门拿出了解决方案,但又面临着执行难题。

高压线虽然只有2.3公里长,但涉及4个县市区,协调难度很大。济宁市交通环建设指挥部督导调度组负责人邹杰说出自己的担心:“包括前期一些手续,路径规划批复,给各个县市区的建设用地是不是吻合,是不是有冲突?”

邹杰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往,光高压线迁移一项工作,他就要到4个县市区的几十个部门跑审批,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修路进度。为解决影响工程推进的卡点和堵点,济宁围绕项目设立指挥部,市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是成员单位。在协调会上,对两条高压线的迁移问题列出责任清单,由政府相关单位分头落实,同步推进。

以前是被动接受,现在通过指挥部主动协调,一件事情该由哪个部门去做,大家了然于胸。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逐渐形成,哪个部门干不好都觉得脸上不好看。

除了部门间横向传导的压力,配套搭建的督查机制也发挥了作用——工作迟缓要被约谈,严重滞后要被问责。在这种新机制下,原本让邹杰头疼的高压线问题迎刃而解,不仅明确了迁建方案和日期,办理周期也比预想的缩短一半。在整个泗河堤顶路建设中,像这样的改变,发生在从规划审批到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预计今年底,泗河堤顶路就能建成通车。

好的机制是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也是疏通工作难点的有效之举。新机制的不断涌现,为执行力的强化提供了保障。

“以前我们办理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需要经过8个职能部门依次审批,基本要花六七个月的时间,现在实行一窗通办,只需要四五十个工作日,相比以前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我们企业也可以节约5万元左右的费用,效率非常高。”提起行政窗口的办事效率,重庆垫江市民王琴竖起了大拇指。

在主题教育中,垫江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借助“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针对重点企业,由政府出资免费帮企业办理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直至投产过程中的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手续。同时,县行政服务中心还在大厅设置42个党员示范岗窗口,并开展延时、上门等服务,有效解决了过去工程建设领域涉及部门多、审批环节繁琐等问题,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自觉检视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痛点”

提高执行力,不仅体现在一项项工程中,更体现在群众身边的琐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往往也是“痛点”。因此,对这些问题真抓实改,更体现出新担当新作为。

“以前工作日上班忙,假不好请,想去办手续,得提前谋划好几天。现在好了,周六周日市民之家也能办事儿了,真贴心真方便。”11月2日,是河南省开封市市民之家实行“5+2”政务服务无休日办事的第一个周六,行政服务大厅各窗口都有工作人员在热情地为群众服务,市民张女士拿着新办下来的不动产权证满意地说。

10月底,开封群众的手机上,都收到了“市民之家双休日也上班啦”的短信。自11月1日起,开封市民之家实行“5+2”政务服务无休日办事,并列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向社会广而告之。

实行“5+2”无休日办事制度,化解上班族、返城族、学生族等办事难的问题,是开封市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今年10月以来,开封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坚持从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入手,马上就办,立即就干,由市纪委监委持续跟踪督办,推动问题妥善解决,确保一项项政策落地见声,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将群众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变为舒心事、开心事。

执行力的强化,改变的不仅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敢作为、善作为、新担当更是直接转化为群众真切的获得感、满意度。

近些年,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相伴而生一些问题楼盘和拆迁户安置回迁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引发一系列信访和民生问题。今年2月,针对这些问题,开封市“重理旧账”,从合同履约化解、问题楼盘处置、征收项目清零、重信重访治理、僵尸企业处置、违法建设拆除等六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六个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问题楼盘已认定化解76个,化解率达到91.6%。

该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印发《开封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护航“六个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为党委决策部署保驾护航。为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研究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现在区里面都是几个会合在一起开,时间也不长。这样一来,就能多腾出时间下村入户进行调研,坐在同一条板凳与群众交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龙亭区柳园口乡党委书记高小勇这样表示。

点点滴滴民生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提升执行力,归根结底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让群众满意。如今,和河南开封一样,越来越多的地方紧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保、平安建设等重点领域,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出行、入学、就医、监管、住房、清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入手,一件件梳理、一项项落实,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盼,让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更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