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县纪委监委为全县监察对象建立清廉档案库,实行电子化动态管理,目前档案库共有清廉档案12140份,为开展监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县国土局档案中心核对清廉档案中的房产信息。
切实履行监督第一职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使命所在,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三转”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坚决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中央纪委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监督基本职责,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让日常监督的约束作用得到发挥: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344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66.7万件,谈话函询34.1万件次。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将此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单列出来,明确要“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
全面覆盖,增强监督意识和行动自觉
今年1月24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信息公开”一栏中公布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的组织机构情况。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纪检监察室实现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原先的12个纪检监察室增加了4个,第一到第十一室更名为监督检查室,第十二到十六室更名为审查调查室。名称改变的背后,是从实际出发持续深化的“三转”,是监督基本职能的强化,是内生动力的激活。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察范围扩大、监督对象有了大幅增加。以河南为例,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前的监督对象是90万人,改革后达到了203万人,增加了125%,原来一些非中共党员、又不在行政机关工作的公职人员,比如受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非中共党员村干部等,都被纳入了监督范围,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正是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同时,这也给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各地牢牢把握监督基本职责,不断增强监督意识,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优化监督结构,推动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推动力量下沉,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用实际行动推动实现从理论上的“监察全覆盖”到实践层面的“监督无空白”——
江西省纪委监委把更多力量、更多精力投入日常监督,14个纪检监察室中有8个监督检查室,大大增加监督部门人员力量。
甘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派驻纪检组统一更名为派驻纪检监察组,依纪依法赋予9项职责,并制定职责清单,既明确监督内容,也提出量化要求,着力构建“四个全覆盖”监督格局,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
突出重点,明晰监督的“人”和“事”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委监委突出监督重点,不断明晰监督的“人”和“事”,提高监督精准性。
突出政治监督无疑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段时间里对一个自治区单位进行3次督导检查,在我们工作中还是首次。”谈起连续三次对自治区某厅局进行督导检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督导组田升深有感触。
今年1月3日,自治区纪委监委督导组第一次对该单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该单位存在对相关重要指示批示梳理不够全面细致,制定的落实举措缺乏针对性,相关台账材料管理混乱等问题。
“建议4天之内完善好相关材料。”督导组当即对此提出整改建议,并明确了时间要求。
4天之后,督导组又来到该单位,发现有关工作流程和落实举措都有了较好完善,经实地查看印证,均属实,督导组提了一些建议后便离开了。
前不久,督导组再次来到了该单位。
“再次‘回头看’,我们发现,该单位已经对前两次督导反馈的9个方面问题一一进行梳理,建立整改台账,拿出了真正管用的举措,切实将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之所以一趟又一趟地开展督导,就是为了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细落实。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鑫表示,监督检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
“实现精准监督,就必须先抓住关键。”湖南省郴州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彭劲松通过一段时间的履职,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要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
与彭劲松有着共同感受的不在少数,从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的具体做法中可见一二。比如,四川、广东等地,让省直部门、地市一把手等向省纪委全会述责述廉;湖北省纪委监委对国企投资融资、产权处置、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各地纪委监委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开展监督;等等。
创新方式,力求监督实效
“有的单位在向党工委推荐干部时,对本单位干部已受刑事处罚或在诫勉谈话影响期的情况根本不掌握。”“有的市委班子成员一季度均无讲党课的记录。”“部分县市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的台账均比较简单,月统计、季分析方面均缺少详细资料”……这是甘肃省纪委监委探索试用“八问八查八报备”日常监督工作法发现的问题。
据介绍,去年,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先后前往白银市会宁县、兰州市皋兰县等进行蹲点调研,并探索试用“八问八查八报备”工作法,从八个方面入手,侧重对下级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监督,突出对必做必学内容进行检查。调研、座谈、抽查资料等这些看似传统的监督方式,因为做得深、做得实,焕发出了不同寻常的威力:调研组共发现上述八个方面问题57个。
这只是一个例子。党的十九大以来,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履行好监督这个首要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找准监督切入点,不断探索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提高监督的质量和实效。
有的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用好用活,赋予传统监督手段以新的生命力。比如,参加联系单位民主生活会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监督的一种方式,不是“走马观花”那样听一听、问一问,他们对这一方式进行了“完善升级”:北京市纪委监委带着监督“台账”参加联系单位民主生活会,让监督对象直面问题、回归党内监督本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纪委监委一派驻纪检监察组直接叫停了监督单位的组织生活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浙江则制定“十必讲”清单,建立民主生活会数据库,进行有效督导。
有的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比如,湖南构建门户网站、移动APP和微信公众号全覆盖的“互联网+监督”平台,运用平台大数据比对分析功能,实现对省市县乡村五级民生项目、到户资金和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情况的再监督。江苏运用“执纪监督+互联网”模式,搭建履责纪实信息平台,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全过程纪实。山东省纪委监委建立省管干部廉政档案,准确把握各地各部门单位政治生态情况。
有的创新探索出一些个性化的日常监督方式。比如,新疆探索建立监督对象个人廉政活页夹、联系地区单位政治生态活页夹,做到“一人一档”“一地一档”,全面掌握底数,做实做细基础性工作。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监察组参照巡视做法,建立了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在去年第一轮检查中,就收到意见建议2567条,发现问题线索32条。
还有的突出用好“第一种形态”,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针对个性问题提出整改要求,针对共性问题督促建章立制……
“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监督方式都不可能包打天下,要把各种监督方式贯通起来、综合运用,构建起一张全面监督的网络,才能让党员干部无时无刻不处于有效监督之下,才能让作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
压实责任,提高监督能力和水平
当然,不管是“老道道”还是“新办法”,只要往深里抓、实里做,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做到位,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规范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必能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也更加有效。
“关键是要压实监督责任,要有人去做。”谈及此,重庆市纪委监委驻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家发颇有感触。他至今仍记得一年前在任驻市文化委纪检组组长时,单独向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汇报监督单位存在问题的情况。
“汇报要求见人见事见问题,除了所联系单位的政治生态总体情况,还要指明哪些是需要关注的‘病树’‘歪树’。”李家发说,“这体现了我们‘驻’的优势,对我们压实监督责任,也是一种倒逼。”
北京市纪委监委则要求定期向监督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通报监督情况,一方面督促相关单位领导履行好“一岗双责”,另一方面也督促纪委监委履行好监督责任。
还有些地方给监督部门列出“责任清单”、完善考核办法,对敢监督、会监督、真监督的干部给予正向激励,对作风不实、能力不足的进行提醒谈话或调整岗位,对监督乏力、流于形式的严肃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监督工作的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还须练好内功、增强本领。比如,提高近距离发现问题的能力,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把握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提升情况收集、线索采集的质量;比如,练就敏锐、深透、能准确抓住问题要害的能力,根据不同地区、部门、领域的特点,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强化“靶向治疗”思维,把准关节点、要害处,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施策、精准解决;再比如,提高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开展监督的能力;等等。如此,才能使监督工作更加精准有序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