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风文苑 >> 廉政楷模
傅希挚离任送布
发布时间:2021-10-2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1432   字号:

  在古城淮安有一座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淮安府署,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古代府署建筑。当地政府修复了这一历史文化遗存,并将其打造成廉政教育基地。

  时维九月,芳草仍绿。进入淮安府署,“公生明,廉生威”的诫石坊赫然屹立眼前。穿过牌坊,有一尊清代廉臣傅希挚的塑像,塑像底座上写有“不受馈遗的漕运总督”字样,令人好奇关于他的故事。

  傅希挚,字承粥,号后川,河北衡水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进士。他一生为官多地,历经抗倭、治漕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尽忠职守、一尘不染而颇受世人感佩。

  起初傅希挚在山西安邑(在今运城)任知县时,就因爱民之举深受百姓拥戴。当时,安邑灾患频仍,稼穑艰难,可“上官按部催逋赋甚急”,他感念百姓的困苦,请求上级缓交百姓所欠赋税。嘉靖四十年(1561年),傅希挚升任户部主事,主持上谷(今河北怀来一带)的财计事宜,他更以“羡金万余悉数报部”扬名。当时,有一些地方长官将手伸向上缴赋税后剩余的部分,但傅希挚分文不取,全部上缴户部。

  后来,傅希挚以户部郎中外放淮安知府。在任期间,他“厘弊肃法,冰蘖自厉”,既革除弊政、节省公帑,又洁身自好、清廉守正,尤其是在杜绝官场浪费、节约民力物力方面做出了表率。

  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职责很重,但也弊病百出,腐败严重。万历年间,黄河连年泛滥,运河经常淤塞,漕运不能正常运行。漕运总督府和河道总督府都设在淮安,两总督官员经常为漕运和河道治理之事互相指责推诿。为了避免扯皮现象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经过各部众臣推荐,朝廷决定将此二职交由口碑很好的傅希挚一人承担。

  上任后,傅希挚大胆提出新辟河道的设想,他“号令严明,凡饬漕濬河,每先期集事”,而且不接受任何馈赠。等卸任离淮时,傅希挚检查个人物品让下属登记,发现仅有一块黑纻布,说道:“本官要离任了,也没有值钱的东西送给诸位,这块黑布,就分给你们留个纪念吧!”于是将黑布撕开分给下属,有的人还在布上绘其画像,留作自己和子女学习的榜样,一时传为佳话。“不受馈遗的漕运总督”说的就是这件事。

  我们从史料得知,傅希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禀直,傅禀直进入官场后,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也成为了一名严谨而清正的官员。

  历史是一面镜子。徘徊在淮安府署游廊庭院之间,聆听这段清官能臣的故事,让我们感悟良深。数百年过去,他的身躯早已化为一抔黄土远去,但其立德、立功、立言的风范却时时提醒为官者当清廉守正、严于律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